欢迎访问营口慈善网!| 添加收藏    
·202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营口市慈善总会疫情期间接收款     ·营口有礼基金捐款公告     ·营口市慈善总会2018年财务     ·营口市慈善总会2017年财务    
    他山之石
曹秀荣:贴近民生 推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4-08-28 10:29:57 ][阅读次数:28185 次]
 来源:中华慈善新闻网  

编者按:2014年是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春华秋实,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将大爱传播、传承。为致敬为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探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最新成果、聆听榜样心声,讴歌时代精神,引领慈善公益潮流,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特开设“中华慈善名人访”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栏目,邀请相关嘉宾对如何打造现代慈善公益理念、提升慈善公益事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繁荣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机遇等话题进行分析解读,畅谈对社会服务创新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本期,我们走进天津市慈善协会,采访了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

“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举行,曹秀荣(右)为优秀孤儿颁发奖学金和证书(天津市慈善协会供图)

中华慈善新闻网北京8月27日电  2010年12月,曹秀荣来到天津市慈善协会,担任新一任会长。在天津市慈善协会工作近四年来,曹秀荣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协会的建章立制以及一系列决议都非常严谨、认真。“郭美美”事件后,慈善领域的公信力受到很大冲击,但是天津一直以30%左右速度增长,曹秀荣称,这是因为天津市慈善协会的组织公信力很强,非常有生命力。

“云南鲁甸地震很多老同志不辞辛苦前来捐款,说明他们很信任我们。慈善协会,总是被爱心人士的热心感动着,被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感染着。”曹秀荣说,“过去我们只做不说,不事声张,面对外界那么多的误解,慈善行为应该被广泛宣传。”

曹秀荣总结了近20年来天津市慈善协会的经历,得出这样几条经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募捐长效机制,为开展社会捐赠奠定可靠的资金基础;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救助项目;建立慈善宣传体系,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规范组织建设,建设公开透明公众信得过的慈善组织;与区慈善协会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全市工作协调发展。

天津市慈善协会成立于1995年,19年来始终围绕着扶贫帮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募捐救助,积极发挥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截止到2013年,全市慈善协会总收入达到13.5亿元,救助支出10.3亿元。每年开展数十项慈善项目,130多万人直接受益。

贴近民生 打造慈善品牌项目

曹秀荣说,协会自成立来,每个救助项目都要做到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需,真正“接地气”。比如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和贫困地区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天津市慈善协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其中连续进行十年以上的项目就有5个。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为帮助困难群众减轻“看病难”负担,协会建立了十多个助医专项基金,资助困难家庭的各类重病、大病儿童和成年患者;先后与13家医院建立联合慈善医疗定点医院,对特困患者实施医疗费用减免;为白血病、肝癌、胃癌等罕见病2000多名患者免费发放价值达6亿元的药品。

曹秀荣介绍,目前天津市慈善协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助困、助学、助医、助孤、助老、助残、救灾、支持公益等八大类救助,每年实施的慈善项目达40多个,其中重点项目20多个,主打项目10个,并精心打造出两节期间救助全市孤老、孤儿、特困户、低保边缘户和其他困难家庭的“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资助全市散居孤儿和表彰优秀孤儿的“有爱不再孤单”助孤项目;对市区县两级家庭生活困难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表彰和资助的“大田杯慈济育才”奖学项目;对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考试成绩优秀、被国内大学录取的低保、特困家庭学生资助入学学费的“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项目;对生活过困难的本市及外来务工人员,因遭受车祸火灾人身意外伤害等突发变故造成特困的家庭和个人给予紧急救助的“急难救援行动”项目等五个品牌项目,充分发挥了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创新方式 建立募捐长效机制

天津市慈善协会始终把募捐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坚持“自愿、无偿”“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募集善款,募捐数额居全市公益慈善组织之首。曹秀荣表示,这得益于协会创新募捐的方式方法,拓展捐赠渠道。“对每一个捐赠单位和个人,我们都颁发捐赠纪念卡和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评选‘慈善之星’,大力宣传,使捐赠者感到光荣。我们开辟了来会捐赠、邮局汇款、银行转账、支付宝捐赠、网银捐赠、入户收取善款六种方式,照顾到各类群体,为捐赠者提供方便。对每一笔善款的使用,我们都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捐赠者反馈使用结果,使捐赠者感到放心。”曹秀荣说,对于大额捐款的企业,作为会长,她都要亲自写感谢信,过年还要去拜年。

近几年来,天津市慈善协会以建立长效募捐机制为重点,努力建立并逐步扩展慈善基金规模,形成了留本捐息、协议定额、项目冠名、专项救助、小额爱心、个人万元等6种形式的基金。到目前为止,天津市慈善协会基金总数达到61个,在帐资金6000多万,为长效救助奠定了资金基础。

“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举行救助款物发放仪式,曹秀荣(右二)等有关领导到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天津市慈善协会供图)

“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举行救助款物发放仪式,曹秀荣(右二)等有关领导深入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天津市慈善协会供图)

严控支出 坚持公开透明

曹秀荣透露,天津市慈善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没有任何政府资助,多年来,协会坚持从资金增值收入中提取工作经费,所有捐赠的善款全部用于慈善救助。协会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控工作经费支出。十八大以来,天津市慈善协会工作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3%-4.2%之间,“远远低于不超过10%的规定”,曹秀荣说,“我们不拿政府一分钱,也没有正式编,都是一些退休人士在这里贡献余热,还有大学生志愿者。我们真正是按照一个NGO的标准来建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组织。”她还指出,协会的每项措施都是为捐赠者着想,为受助者着想,这也是协会捐赠额多年来一直稳定上升的原因之一。

曹秀荣认为,组织建设抓的好,慈善组织才能赢得捐赠者的信任。机构和项目的公开透明是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天津市慈善协会每个月都通过慈善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收入和救助支出明细,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发布捐赠、救助活动情况。曹秀荣说,“十几年来,我们做到了募捐、救助工作的零投诉,受到各方面好评,非常难得。”

对实施的每个救助项目,天津市慈善协会都有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所有援建项目都要实地考察、核实,并签署项目协议。如果委托给了当地的慈善机构,协会则要和当地的慈善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签协议,并在原则上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到了实处。工程开工支付50%,中期支付40%,最后验收时再给10%。“这样的方式有的慈善机构不太理解,认为考察完项目以后就应该把钱款全都给我。我们得对捐赠者负责,只有掌握工程的进度,我们才能回馈给捐赠者,这就是对捐款人负责。”曹秀荣说,所有的制度设计都要考虑到捐赠者的权益

“捐赠者要有知情权,他越知情,他做得越心甘情愿,他就会发自内心地愿意(捐赠)。”曹秀荣说,这既是协会的宝贵经验,也是协会的制胜法宝。

注重宣传 普及慈善文化

曹秀荣认为,慈善工作要重视宣传。天津市慈善协会从成立之初就把宣传作为慈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慈善特点的宣传体系,发挥了慈善组织在普及慈善理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的积极作用。

天津市慈善协会通过组建宣传网络和建设宣传阵地,扩大慈善的影响力。建立起联系区县慈善协会的内部宣传网络和联系本市和中央驻津主流媒体的外部宣传网络。建立起以协会内部刊物《天津慈善信息》、“天津慈善网”网站和《慈善》杂志为主要宣传载体的慈善宣传阵地。

在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上,曹秀荣透露,天津市慈善协会有五个方面的做法,并取得成效。一是围绕募捐活动和救助项目宣传社会救助的效果和感人事迹。二是开展评选“慈善之星”,宣传表彰慈善典型单位和个人。三是举办慈善理论研讨会,探索新时期慈善工作思路与实践。四是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慈善理念。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文化宣传。如,举办以慈善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报告会、音乐会、文艺演出,印发慈善画册、慈善纪念邮票等。

曹秀荣指出,天津市慈善协会的品牌项目都要依托一到两个媒体,“这个经验要坚持下去,尤其是把被助者的成长和变化展现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通过宣传手段把那些感动、困难表现出来。”她认为,慈善事业还需要宣传工作来推动。“现在很多人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不了解,而且捐了钱之后救助的效果他也不知道,得不到反馈,他就不会支持慈善事业。”

曹秀荣还透露,接下来,天津市慈善协会打算建立慈善文化宣传基金。“慈善文化是最重要的一个宣传点,如果从文化上、意识上、理念上形成了‘人人可慈善’、‘人人可以成为慈善家’的氛围,可以有效地推动慈善文化的传播。不是只有富翁才能做慈善家。”她表示,现在天津正在做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就很好,把中学、小学作为试点,推广“以行善为荣,以助人为乐”的理念。

采访的最后,曹秀荣欣慰地说,“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理念了。但是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根本没往这方面想。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慈善协会应该再推动一下,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队伍中来。我觉得这样不仅是对协会的发展有好处,它对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传统文化的继承都会有好处的。”

如今,天津市慈善协会即将走入它第二十个年头,作为新一任会长,曹秀荣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将在协会感受到的每一份感动融入到工作中,向全国展示天津市扶危助困、乐善好施的精神风貌。(王凯 彭晓月 赵淑霞 徐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营口市慈善总会辽ICP备11000870号-1邮箱:ykcszh@163.com
版权所有:营口之窗网站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