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营口慈善网!| 添加收藏    
·202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营口市慈善总会疫情期间接收款     ·营口有礼基金捐款公告     ·营口市慈善总会2018年财务     ·营口市慈善总会2017年财务    
    善人善事
陈国庆:中国慈善事业已发展到关键转型阶段
[发布时间:2014-10-13 10:47:07 ][阅读次数:27828 次]

陈国庆:中国慈善事业已发展到关键转型阶段

   来源:中华慈善新闻网   

 

“我们用自己的劳动解决了自己的基本生活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不如我们的人,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寻找到了这样的机会,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思想升华的机会,我们在唤醒自己人性中那些善与美的东西。这样说并非意味着我们有多么高尚,而是我们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杂物,要通过慈善来清洗这些杂物,以求自己保持更干净的精神状态。

                                                              ——陈国庆

陈国庆,男,1958年出生,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史和慈善公益等方面。主要著作有《守望文明》《中华儒家精神》《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沧海桑田三十年》《陕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善的追求》《善的历程》《善的人生》等30余部,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多项,以及多项横向项目,曾获得教育部、陕西省和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获得过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享受三秦学者津贴。

中华慈善新闻网北京9月28日电 2011年,据陈国庆第一次踏上西北大学的讲台已过去近30个年头。按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年,他从一个青年变成了老人。

那一年10月,由他和另外几个伙伴合作筹备的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对历史文化有着三十多年研究的陈国庆,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慈善文化研究中来。对于陈国庆来说,慈善文化是一个神秘的领域,有很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

如今,当再次谈及这三年来的研究生涯,他用了三个词来概括:一发不可收拾、义无反顾、乐此不疲。

三年里,“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文库”出版了《善的追求》《善的历程》《善的人生》《善与社会》《人类行为与善境界》《陕西近代乡村社会演变与慈善研究》六部著作,发表慈善文化研究论文20余篇,由研究中心编写的《慈善学初级教程》已经在培训班上作为教材使用。

对于慈善文化的研究,陈国庆依然在路上。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阶段

其实在开始正式的研究之前,作为一位大学教授,陈国庆已经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参与过公益活动,包括曾做过几次规模不大不小的慈善活动,给“小额冠名基金”捐赠善款,为山区的贫困户捐献衣物等。

转入慈善文化研究后,陈国庆的思考变得严肃而理性。“今天从事慈善文化研究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着很好的文化环境和心理基础”,他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就是“善”的文化、“善”的理念、“善”的行为,慈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灵魂、内核。他还举了几个例子,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佛家讲“慈爱”,道家讲“上善若水”,农家讲“普惠”, “这些可以证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人皆可慈善’‘让慈爱和友善成为大众文化’‘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的核心理念。”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具备的,也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

在陈国庆看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阶段,“既有传统慈善,又有现代慈善,两者的结合也很多”,他说,对于转型期来说,健全慈善法律是一个重要任务,“基层慈善组织在很多问题上不知道如何去做,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比如,善款中的多少可以用于项目运作的费用。也就是说,做慈善需不需要成本。一些慈善组织的人员是以慈善为职业,收入过低或者没有收入,无法养家糊口,甚至也会成为慈善救济的对象。” 他还谈到,包括捐款以后的企业会有怎样的优惠待遇,都还需要由法律作出具体规定。

陈国庆曾在相关文章中指出,善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有共性,也有很大差异,中国的慈善事业带有十分浓厚的本土特色。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福利国家和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慈善理念和方式,也必然渗透到中国,对传统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对此,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应该借鉴西方慈善中有利于中国、适合于中国的那些优点,不断推进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从某个角度说,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或者“减压阀”

陈国庆曾对慈善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从某个角度说,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或者“减压阀”。改革开放这三十五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之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陈国庆认为借用慈善的理念和慈善活动本身,让官员和有钱人也介入慈善事业中,切身感受一下社会群众们的温暖,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实际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慈善还具有反腐倡廉、匡正社会风气、化解社会矛盾或隔阂、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他告诉笔者。

在调研中,陈国庆还发现,有不少慈善会的特点是“白发慈善”,他解释道,所谓的“白发慈善”是指老年人多,青年人少。针对这个情况,他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老同志们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穷苦人谋福利,有其无法否认的优势,值得肯定,但在创新性的各方面也有其自身的某些不足。他认为除此之外,相关的公益机构还要做好年轻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老少配合,互为补充,这样就更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就如何增强公益机构的救助能力,陈国庆给出了两点建议。他首先提到,慈善会应该创办服务实体,扩大自己机构,也可以去争取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提供更为长久的服务;此外,慈善会的业务范围要不断扩大,“过去主要是救济那些鳏寡孤独残疾者和贫困人口,这些事情现在还是要做,而且要做好。但是针对我们周围所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陈国庆认为各公益机构应当担负起更多的职责,将救助扩展到发现和建设的层面,为净化社会空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做出努力,把社会建设成为一个温馨友好、和谐宁静的美好家园。”

“我在思考,我们社会的风气要想得到彻底好转,应当依靠什么?”陈国庆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也要依靠各地的慈善组织,依靠慈善志愿者,让好人得到社会的关怀,让坏人得到社会的惩处。

不止三年,自从接触慈善以来,陈国庆坦言自己受益很大,“做慈善的人很快乐。我和我的团队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很舒服,我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团结和睦、宽松和谐、互相支持的环境”,他说,做慈善文化研究,内心首先就要充满慈爱和友善,假如连自己的合作伙伴都不能做到友好相待的话,怎么能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做慈善呢?所以,通过做慈善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想要获得的精神愉悦。

“其实我们的理论研究本身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在对慈善文化的研究中见到有很多鲜活的事例,使我们很受教益,很感动。这一直激励着我们踏实下来认真实际地在做一些工作。我自己在学术生涯的后期,介入到慈善文化的研究中,我感到很幸运。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了全天下跟我一样的黎民百姓的福祉,也为了自己的专业兴趣,努力,不断努力!”他说。(王凯 焦中理 赵淑霞 秦晶)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营口市慈善总会辽ICP备11000870号-1邮箱:ykcszh@163.com
版权所有:营口之窗网站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